8月24日上午,2018中国电池与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上海举行,来自新能源汽车、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电力、充电设施等领域以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200多位嘉宾出席了本次峰会。
郑超,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超级电容器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博士;
1、新能源发展给储能带来了机遇,比如说微网、增量配网、多能互补等新的能源供给和新的电网形势,包含了大电网面临的所有问题,而且更突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有配网无法支持大功率集中充电,所以储能也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方式。
2、储能有很多的指标,我们根据不同的指标和它的特点会应用在不同的场合。电力系统分为功率层和能量层,一类是快速提供大功率的能量,但是它的放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这种更多的是超级电容以及锂电池等方式。另外可能长时间提供稳定两的方式。还有电池里用的铅酸,它是能量型的储能方式。
3、储能的功率放电时间,大体上分为小时、分钟、秒级。像电容级的他们能量非常少放电时间很短,储能更适合大规模的机械运行,而电流质量上面我们更多希望是毫秒级的,我们调整波动以及功率等。现在更多大规模使用还是锂电池,包括备用电源以及UPS上面更多用的是铅酸和锂电池。
4、我们大家都知道,储能有这几个特征,能量可以储存、能量双方流动、快速灵活调解、有功无功的支撑,可做电压源。所以能做平滑波动、跟踪计划、削峰填谷、电能质量、电网调频、备用电源。
5、再讲一下典型应用。今年电网储能是非常火的一年,今年江苏电网和河南电网投了一百兆瓦、两百兆瓦时的储能电站。江苏电网主要解决了渐变电厂,镇江东部大概有33万的动力缺口,当时计划制造44万的电厂,由于种种原因停掉了。所以今年决定在江苏八个配电站采用锂电池方式解决了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1点两次高峰的用电问题。
1、麦克斯威今年正式公开宣布了跟吉利、沃尔沃战略性合作项目,在2020年车型平台上,用我们的超级电容子系统提供应用和解决方案。在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消息跟大家分享。
2、储能成为中国电力系统的关键。主要的应用因为中国走新能源发展相当的快。我们何以看到目前为止尽管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弃风率、弃光率还是很高。还有电端调频和分布式能源,刚才也谈到了微电网,电压的跌落、调解功率等不稳定性,也需要储能解决方案。
3、超级电容功率高、低能量,适合大功率应用场景,这样不要设计,能配合电池使用减少成本。循环次数也表达了它的寿命层,它能够正常的使用一百万次。工作时候的温度也非常大的特征,尤其是低温下面。另外就是它可以做一种扩展性的模块,很容易做成大的模块,大的系统。把这些系统做的好的,它能够直接进行很简单的扩建。在系统层级上的话,它可以跟其他的技术进行支撑,比如说跟电池。使得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4、超级电容在这里跟其他技术相比它的优势,这里特别想强调超级电容跟其他技术符合的地方,尤其是锂离子的电池以及液流电池,在功率密度和扩展性上面做了很好的结合,维持的时间从毫秒级、几分钟、几小时都何以实现整体一体化。
5、可以跟其他技术进行结合,它可以为微电网提供叠加式的服务,混合系统具有更多、更优的优势,以及最优的设计尺寸还有两种储能方式的混合应用,我觉得将来在电网系统里,肯定会慢慢的看到混合系统的应用实现多种不同的应用,使得系统工作寿命也延长。
6、储能这个行业实际上还在新的发展阶段,也需要各行不同参与者的协作。所以我说这是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里有不同的参与者,你能够正常的看到我们做超容、电池、系统集成、逆变器、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公司等,这是很复杂的系统,这里需要大家共同协作。
1、我们所有行业企业要协同创新,实现高比能、高功率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制造。研发方面第一块是储能创新,像EPRC。短期内可以有大幅度提升,还是要借助开发新型混合的体系。第二层次开发关键储能材料最重要。第三块就是工艺这一块,需要提高密度。内阻比较低的设计这一块非常关键的。
2、现在石墨烯材料研究还是比较热的,代表新型的碳纤维材料。但是这直接用的话还是有很多问题,这里应用多空的活性炭结构还是有优势,基于石墨烯能做到20KG每公斤。我们做的是活性炭和石墨烯混合在一起做,通过加氢还原。还有就是新工艺干法电极工艺,这一块能做到世界最高的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我们也在石墨烯等材料做了验证合作,这里确实能够大大减少内阻的升高而提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这一块特别是多孔材料没有正真获得量产。目前来说我们在规划的时候,感觉未来EDLC发展是两个方向。
3、短期内EDLC还是很难提升的。我们面对内部需求需要提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认为里面的方案有化学储能,以及多种碳情况下应用锂电池材料,实现电容的结构,电池材料提升能量进行混合式放电。混合行电容器研究进展这里包括LIC体系,它的电压能做到3.8V,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小于20Wh/kg,问题是它需要LIC,采用金属锂,这种加功工艺来说是比较复杂,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成本的问题,所以没有大规模的推广。
4、现阶段主流的产品还是1.4为主,混合体系在摸索研发阶段,后续或是应该要依据器件的研发和结合,通过上下游以及不一样的材料的开发和协同创新,共同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的情况。
1、在模块加工这一块有很多连接方式,从结构的固定再大电连接的固定,很多方式通过我们的思考或者我们的实验,发现用胶的方式更好。从密封胶、结构胶、导热胶都可以。这里还有大的工作要做。比如说这个胶能不可以使用八年以上?十年以上?大家看到密封胶就有很多不一样的材料的类型了。另外就是在模块装备阶段我们有很多焊接的工序,在焊接之前的话激光焊接功率还不是那么高。那时候用铆接的方式比较多,还有激光搭接、对接焊。
2、另外像汇流排涵盖技术,包括螺丝锁紧、激光穿透焊、超声波焊、铝丝健合。这里不光铆接还要用激光电接的方式。在最后Pack组装的阶段,也是统和交流的时候,大家这一块实现自动化的难度是比较大。基本上还是以人工为主,涉及到很多要素。这里有关于流程的图,这个图展示我们对于螺丝扭矩之间的值,我们用同样一个扭矩控制的时候会有偏差,这时候我们要考虑另外一种负荷,这样才可以保证连接是可靠的。这一块非常重要的。
3、我们认为现在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大不断的提高,从95到115到今年的135,这样的过程由于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准备也就一年的周期。另外充电桩各个厂家设计方式不太一样。这一块会导致一些问题,包括充电的速度以及设施使用便利性。最终还有一个成本,怎么样能够把成本降下来也是最重要的挑战。
4、在未来发展趋势这一块的话,有这样几个认识。第一个实现它的快充,首先要把电芯的功率提上来,目前说的就是高镍的材料以及未来一期望比较高的很多公司都在投资做的固态锂电池,用的金属锂都有大度出现。另外磷酸铁锂本身也有提升。三元材料Pack材料只能到65%,磷酸铁锂到90%它的材料性是不一样的。只能满足50%的里程它是有很大的优势,这方面希望大家有清晰的认识,未来磷酸铁锂不一定会被淘汰。
5、标准化和通用化的模块,这一块也很关键,PC利用是非常热的话题,已经开始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目前应该说能够把车里的模块都做成12V、24V的模块再串联成48V就比较简单了,这样两边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满足后续的应用。原先大家认为锂电池都没有层级,现在事实上还是有的。另外就是规模化的生产还是较为重要
1、首先2017年是分布式光复的爆发年,同比相比于2016年来看超过了三倍,特别是分布式的光伏是重中之重。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2018年紧接着贴出了文件。2017年12恩月底发出了分布式光伏的文件,主要还是1月1号执行,而且电价补贴在下降,当时造成大家预期很大的落差。还有一个531文件,光伏管控,价格下降,补贴下降,市场化竞争更恶劣。这样我们2020年全国来看不单单是当时国内降补贴,全球都是在降,都是2020年全球达到平价上网的目标,推进光伏发展,去补贴进程还要我们实现的。
2、电它和传统新能源发电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就是波动性,能看到晴天很长的波动性。另外就是间歇性,它有云遮挡的话有不可一次性的跌落,这对电网也是很大的冲击。另外它有长明显的延续周期性。连续多天它的发电量是可预测的周期性,结合这样的光伏特点你们可以看出来,能够保证进入电网其中一个绿色、可控而且是电网有保持的话储能在里面重要性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分析储能在电网当中不同的应用。首先是发电这一块有计划跟踪、频率波动,因为光伏发电特点是波动性,后面是弃风弃光。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就是储能,后面就是调峰调频。
3、传统新能源发电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就是波动性,能看到晴天很长的波动性。另外就是间歇性,它有云遮挡的话有不可一次性的跌落,这对电网也是很大的冲击。另外它有长明显的延续周期性。连续多天它的发电量是可预测的周期性,结合这样的光伏特点你们可以看出来,能够保证进入电网其中一个绿色、可控而且是电网有保持的话储能在里面重要性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要分析储能在电网当中不同的应用。首先是发电这一块有计划跟踪、频率波动,因为光伏发电特点是波动性,后面是弃风弃光。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就是储能,后面就是调峰调频。
4、微电网应用于哪里?海岛,由于受波浪、台风影响比较大,光伏和风电优势比较大,我们储能微电网就很优良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储能微电网的安全性,光有设备不行,建站过程中如何设计?这时间就有光储能微电网的系统,由于我们产品线比较全,我们大家可以达到光伏、储能、充电桩,实现三位一体分布式集中一体兼顾的需求。
1、银行不给到我们新能源汽车做联款的原因是锂电池没有很好的方法估价,导致新能源汽车没有办法估价,后期处置中的风险性就会成倍的放大。爱回收我们有下游的合作伙伴,我们有自己锂电池分解和拆解的合作伙伴,我们会对锂电池行业进行重塑。我们动力电池会给到核心的价格体系,并且参与到核心锂电池产业里会给中间的保底公司做财务上的对冲,会提供保底的产品对新能源汽车参与到项目当中的新能源汽车进行保底对冲,从不能获得运营商连带过程中进行连接起来。
2、回收的锂电池框架,基于两部分,一部分是动力电池,一部分是基于像充电宝、PC、笔记本。原先电池最终从我们的厂商到顾客手上,主要到翻新的作坊和垃圾分捡的体系中,从我们监控数据分析来看的话,市场里电池渗透率拆解低于10%,绝大部分锂电池还是通过填埋解决的。我们看一下动力电池在整个比例的占比目前没有完全扩张,从数据监控来看2017年开始伴随新能源材料急速增长,锂电池比例是非常大的。
3、我们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爆发量会超过25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情况是非常迫切的,大家都知道新能源电车的出现,整个原材料市场是导致的,没有新能源电车产生之前也就四五万吨左右,现在这样的价格远远超出这个价值了,我也预估行业市场的发展,二次利用对社会形成循环的话,会对锂电池产业体系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