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一千多年来,劳动人民用双手剪出了丰富多彩的图案,剪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剪纸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独特的视觉形象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
王隽,党员,1981年7月毕业于武汉幼师学校,分配到仙桃实验幼儿园工作30年。期间,担任实验幼儿园书记兼园长13年。2012年离职后,创办同乐德政幼儿园和同乐新街幼儿园。中高职称,省特级教师,第十届国家督学。爱好剪纸艺术。国家剪纸学会会员和湖北省剪纸学会副会长。2007年经老会长武身龙推荐,会员们通过,当选为仙桃市剪纸学会会长至今。主编了《沔阳雕花剪纸》和《仙桃雕花剪纸教程》,为传承仙桃雕花剪纸努力付出着。
主持人: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变成全球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仙桃雕花剪纸,在节目一开始请您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仙桃雕花剪纸的起源与特点好吗?
王隽:好的,仙桃雕花剪纸流传于仙桃市一带,具有悠久的传承发展历史。据《沔阳县志》记载,仙桃剪纸在明末清初即已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以构图匀称、雕工纤细见长。
仙桃雕花剪纸构图繁复完整,黑白虚实分明, 刀法流利工整,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线条舒展圆润,图案丰满均衡,具有写实而兼写意、变形而不失原形、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郁的特点,在民间剪纸中独具一格
2008年,仙桃雕花剪纸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联合国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荆楚大地增添了一份文化渊源。2015年仙桃市亦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剪纸艺术之乡”称号。
主持人: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带给人们视觉上的通透感和艺术享受。王会长,仙桃雕花剪纸是怎么来制作的呢?
王隽:仙桃雕花剪纸制作时,由艺人用刻刀和白纸在蜡盘上雕出俗称“花样子”的绣花纹样。在沔阳,雕花剪纸艺人俗称卖花样子的,身背花样箱,手摇拨浪鼓,串村过巷卖花样是他们的行头。“花样子”在雕刻时,一般可重叠一、二十层白纸。刻刀多系以闹钟发条和手术刀加工而来,蜡盘则以牛油、白蜡及香炉灰合成物盛于小木圆盘中构成。艺人雕出的“花样子”多为“喜鹊登梅”、“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金鱼闹莲”、“鹿鹤同春”、“鲤鱼跳龙门”、“狮子滚绣球”之类的吉祥瑞庆图案,一般用作鞋子、鞋垫、帽子、枕头、涎兜、帐飘、帐帘、门帘等的刺绣纹样。
主持人:近年来,剪纸还以一门艺术课程的形式走入人们的视野,以剪纸为主题的展览也让普通老百姓重新认识了这门古老的手艺。在节目一开始我们介绍您是仙桃市剪纸学会会长,接下来请您简单地介绍一下仙桃市剪纸学会,好吗?
王隽:仙桃市剪纸学会成立于1994年,至今已有29年。拥有新老会员65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3人,市级传承人1人。出版书籍《沔阳雕花剪纸》、《仙桃剪纸集锦》、《仙桃雕花剪纸教程》。
主持人: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人喜欢上雕花剪纸,仙桃市剪纸学会积极创办了一系列活动,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与剪纸有关的活动中去,体会剪纸魅力。接下来请您跟我们举例聊一聊,好吗?
王隽:好的,我们学会分别在2015举办一次全国剪纸大展,邀请全国剪纸艺人齐聚仙桃。在图书馆两次市级剪纸展览。
近几年来,剪纸活动能够说是丰富多彩,我们积极参加武汉园博会剪纸表演、上海进博会剪纸展示;走进武汉中南民族大学,荆州长江大学美术院交流共话传承。在“仙桃春晚”、“非遗闹元宵”传统节日期间,剪纸学会会员积极参加文艺宣传及拍摄活动;在党风廉政月,广大会员用剪纸宣传廉政,在2018年、2019年、2022年举办了三次“沔水清风廉政剪纸作品展”。
“走社区、进学校”也是近几年来剪纸会员的日常工作活动。到目前为止,剪纸学会老师已经在和合社区、黄荆社区、杜柳社区、满庭春社区、德政园社区、船厂社区、华山里社区、龙华山社区、绿湾社区、叶何社区、春天社区、杜湖社区等十二个社区开展剪纸活动,将近几百次。在德政幼儿园、新街幼儿园、胡场小学、仙桃四小、荣怀学校五家学校开展剪纸教学活动。在梦里水乡景区设有剪纸研学基地,接待研学学生将近千人。
主持人:剪纸学会的成员一起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这里面有没什么特别的作品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呢?
王隽:可以,那就是在2021年7月,为了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由仙桃团市委策划,我们学会设计创作采用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再现我党在这一百年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百米长卷,气壮山河,人们观赏百幅画面外在美感的同时,其题材内容反应了百年我党每年的大事件,缅怀革命历史,回味我党的丰功伟绩,让人们感受到视觉上的冲击,精神升华!去年在全省第三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中 ,我们经过一个月雕刻,再次把作品做修改与完善,非遗颂党恩,千人共传承,仙桃剪纸学会“百米党史长卷喜迎二十大”再放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