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听的南音袅袅回旋,艳丽的花灯火彩照人,制造精巧的木船模型似乎在波浪中扬帆起航……
近来,由我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明和旅行厅一起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源·缘——闽台艺术展”在国博开幕。展览分为“同宗同源敦亲睦族”“海峡之音 合韵千年”“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妙笔生花适意中华”4个部分,展现400余件闽台艺术品,从戏剧、民艺、工艺美术、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全面深化地诠释“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主题。
走进序厅,朱红的屋梁、暖黄的灯火、红砖古厝的大幅相片,给人一种温暖宽厚的家的感觉。“我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重土恋家、注重血缘的文明传统。家庭与家族在我国人的日子中占有很重要的方位。”我国国家博物馆“源·缘——闽台艺术展”策展人李雪说,现在在2300多万台湾同胞中,超越1800万同胞的“根”在福建,尤其是台湾的林、黄、刘、王、蔡、许、郑、李等姓氏族裔,许多都能在闽台两地家谱族谱档案中找到“根”。
展柜里陈设着一份份泛黄的家谱族谱,它们记录了李氏、蔡氏、吴氏、张氏等族员前往台湾进行农业出产、从事贸易、抗击荷兰殖民者等业绩。
台湾自古便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经济文明沟通最早可追溯至石器时代。福建是台湾同胞最首要的本籍地,福建先民很早就跨过海峡垦殖台湾。经过一代代移民的运营,台湾区域构成了许多以亲缘宗姓为枢纽的闽台文明聚落。安溪寮、福安里、泉州厝、兴化坑、永春陂、同安宅、龙岩庄等以福建漳州、泉州地名命名的台湾聚落,以及诏安、梅山等100多个闽台同名村镇,见证了福建先民开发台湾的前史轨道。
来自厦门市博物馆的重修五通路亭碑拓片记录了两岸往来的一段美谈。五通古渡是通往台湾的咽喉要道,是厦门与金门、台湾通航的重要码头之一。五通码头原有一个路亭,供交游旅人歇息,因年久失修而坍毁。清乾隆年间,11位前往台湾任职的官员捐出俸禄,集资雇工重建路亭,并立碑为念。
一件写着“想家”两个大字的白色夹克衫招引了记者的目光。夹克衫旁的玻璃罐里装着台湾带回的泥土。1987年末,台湾宣告敞开民众赴大陆省亲。1988年头,以何文德为团长的台湾第一批返乡省亲团跨过禁断数十年的台湾海峡,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何文德回大陆省亲时便是穿戴这样一件夹克衫,还带回了一抔台湾泥土。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与血缘以及文明根由等方面都有着极为严密的联络。闽台文明是两地民众一起的精力印记,闽台艺术是两地艺术家表达爱情的桥梁。
“海峡之音合韵千年”单元介绍了南音、芗剧(歌仔戏)、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戏剧艺术,展现闽台公民经过一起的戏剧传统所表达出的情感联合。
或横抱琵琶,或吹奏洞箫,或手持决定,或弹拨三弦……一组德化白釉“忆南音”瓷塑生动表现了南音扮演场景。南音是集唱、奏于一体的扮演艺术,是我国现存最陈旧的乐种之一,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作名录。汉、晋、唐、宋时期,华夏移民把音乐文明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区域,并与当地民间音乐交融,构成了具有华夏古乐遗韵的南音。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音乐风格高雅细腻。它与闽南人的日子严密相关,闽南人聚居之地简直都有民间南音社团。南音在台湾又称南管,深受民众喜欢。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根底,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潮剧、京剧等戏剧元素构成的闽南方言戏剧剧种。歌仔原是漳州方言曲艺、小调。明末清初,郑成功率部,把歌仔等民间艺术带到台湾。歌仔与台湾当地民歌小调结合,衍化为宜兰歌仔、歌仔阵。20世纪初,歌仔戏兴于台湾岛内,不久传及厦门,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故又称为芗剧。
“颤动鲲岛冠全台,名震中华超四海。”1995年,福建漳州芗剧团赴台湾扮演,从节目宣扬锦旗和当地同乡会赠给剧团的留念锦旗来看,扮演遭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
“歌仔戏艺术每一次的开展和提高都与两岸沟通有关。歌仔戏是两岸公民一起的发明,是闽台之间的精力枢纽和文明桥梁。”李雪说。
福建素有“木偶之乡”的美誉。提线木偶、布袋木偶与铁枝木偶并称“福建木偶三绝”。明清时期,木偶戏跟着福建移民传达至台湾区域。展厅里展现了不一样的木偶,并以图文展板的方式介绍了木偶头制造流程。“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触木偶戏的魅力,咱们把展台规划成舞台,展现了布袋木偶戏《大名府》的扮演场景。”展览主规划师王宇洁说。
除了血脉相连、言语相通,闽台公民还有一起的崇奉和风俗。郑成功信俗是闽南、台湾民众爱崇思念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风俗活动,包含祭典、请神、巡境等。郑成功在台湾被尊称为“开台圣王”“成功祖”“开山祖”。展厅里的清代郑成功画像为郑成功后人捐献,表现了郑成功的特殊气量。一组腰带玉饰为福建南安水头康店复船山郑成功坟墓出土。玉带的运用有着较为威严的准则规则,明代玉带仅限于皇帝、藩王与树立勋绩受封的公、侯、伯、驸马及夫人运用。郑成功受封延平王,享有佩玉带的权力。
木雕瓜筒、酱釉陶风狮、人物砖雕……在“艺蕴天工 小康大同”单元,展现了五光十色的修建构件。
闽台民居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以砖木石混合结构、红墙赤瓦、燕尾屋脊的传统古厝民居最常见。这种修建被称为红砖厝,装修构件有砖雕、石雕、泥塑、木雕等品种。
“这对风狮陶灯座外形生动有趣,被网友做成文物表情包。”李雪介绍,风狮又称风狮爷、石狮爷、石狮公,是闽南、金门、琉球群岛等地建立在修建物的门、房顶或村落的高台等处的狮子像,用于镇风辟邪。此构件来自金门区域传统修建,为大门前的陶灯座。
各种繁复精巧的木雕饰件有目共睹,其间最富丽的当属金漆木雕。金漆木雕是闽台木雕中的一个重要门户,最早运用在佛像、神像的制造中,后开展至修建装修、家具及日常日子用具中。金漆木雕以樟木、银杏、冬青、杉、柏、楠等木材为质料,首要运用劈、削、雕、剔等雕琢技艺制木成形,随后髹以色漆为底,再运用金箔贴金或涂改上金水,制品流光溢彩、金碧辉煌。展柜里的清代金漆木雕人物龙纹桌灯和金漆透雕菓盒,金光熠熠,雕工精深,令人称绝。
漆艺、石雕、锡雕、花灯、竹编、剪纸……闽台区域民间工艺有着很强的共通性。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北郊寿山村邻近,因稀疏宝贵、石质温润、色泽美艳著称于世。以寿山石为原材的寿山石雕是闽台民间工艺的优异代表。在两岸经贸、文明沟通活动中,寿山石成为凝集海峡两岸公民情感和文明共识的重要前言之一。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自2016年开端至今,已接连举办七届。展览中呈现了部分参赛著作,寿山石在两岸艺术家的巧手雕琢之下绽放出艳丽光荣。
一幅长达13.7米的剪纸著作招引了不少观众停步赏识。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拓荣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袁秀莹的著作,刻画了福州三坊七巷的动听面貌。三坊七巷坐落福州市中心,起源于晋,构成于唐,至明清达鼎盛,具有深沉的前史背景和文明底蕴。
在展览最终一个单元“妙笔生花适意中华”,可以正常的看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于右任、星云大师等前史背景和文明名人的书画著作,感触两岸文脉的连接与传承。(邹雅婷)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呈现推冰景象。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怒放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明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邻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旅行。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明旅行节采冰典礼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典礼首要展现了头冰的挖掘上岸进程。开幕式上还举办顶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典礼。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表里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浓艳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风光诱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首要散布在我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区域。其间,以海南三角梅最为知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避免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整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世界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经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波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产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包容产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才能提高3倍以上,可完结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天然优势,以柑橘工业、村庄景象资源、亲子旅行商场为根底,与横向的艺术工业、旅行工业相交融,在农人增收、乡风修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究出了一条具有本乡特征的共富新途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出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号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要点小伟人企业,其研制的新式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